封面新闻记者 白兰航心配资
一份券商研报,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存款转理财的讨论。
日前,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称,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金逐步从存款转向理财市场,预计未来一年上市公司存款转理财规模有望达数千亿元。
上市公司频抛百亿理财计划航心配资
9月17日晚间,“OTC龙头”华润三九(000999.SZ)发布公告,为了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在充分考虑公司未来营运资金及综合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公司及公司子公司拟以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不含珠海华润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可滚动使用,单笔产品期限不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投资期限为自股东会审议通过本议案后至2026年10月9日。同日晚间,天士力公告,拟使用不超过3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及其下属理财子公司的中低风险收益型理财产品和银行结构性存款,资金不会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产品。投资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年内,单笔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据记者统计,以今年中报为窗口,两市共有1709家上市公司涉及理财投资。截至9月19日,近一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理财认购金额已超万亿,其中不乏江苏国泰这样的“理财大户”。
今年8月22日航心配资,江苏国泰公告称,同意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以当日江苏国泰的股价计算,这一金额甚至超出了公司市值。而仅今年上半年,江苏国泰就已经投入了202.42亿元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期末仍有96.67亿元银行/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
千亿存款或将在未来一年转理财
虽然频频有上市公司抛出理财计划,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认购的总规模却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理财规模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认购金额为12152亿元,同比下降6.2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环比下降31%。对此,中信证券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结存额度受限,算入理财口径的结存规模减少。从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虽然更倾向于配置短期、低风险产品,但已经开始逐步提升对券商、公募基金等多元化产品的配置比例。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金逐步从存款转向理财市场,预计未来一年上市公司存款转理财规模有望达数千亿元。境外理财通过QDII、南向通等渠道也逐渐成为企业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
“虽然总规模有所下降,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仍然是其资金管理的重要方式。”有券商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能够提升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部分公司主业发展良好,积累了大量闲置资金,若这些资金长期闲置,将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让资金流动起来,创造额外收益。同时,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理财产品,能够对冲通胀风险,提升整体资产收益率。但也需警惕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将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领域,应在监管上合理设定规模上限,加大对频繁操作、出现大额亏损或信息披露存疑公司的检查与问责力度,避免企业一边理财一边再融资的不合理现象。
对于“存款转理财”的现象,其表示,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深化的必然结果航心配资,本质是企业在低利率环境下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选择。
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